English

与鸟相伴终生的人

1998-07-2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吴力田 摄 我有话说

6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的鸟类学家郑作新教授在北京医院放满了学术资料和医疗器械的病房中,在妻子陈嘉坚女士的精心照料下,告别了他钟爱了一生的事业,静静地走完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程。

郑作新这个名字在鸟学界是尽人皆知的,这位与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福建籍学者,1926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同年赴美留学,1930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科学博士学位,并被推为美国科学院荣誉协会会员,获得科学金钥匙奖。从此,郑作新便开始了他半个多世纪的鸟类研究,他与鸟为伴,他的梦想和鸟一起飞翔。他历任中国鸟类学会理事长及名誉董事长,世界雉类协会会长、终身荣誉会长,第22届国际鸟类大会名誉主席等职。

郑作新是我国鸟类学研究的奠基人。他一生共出版研究专著20余部,研究论文140余篇,专业书籍30余部,科普作品260多篇。他的研究成果曾先后七次获得国家或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郑教授的学生、负责动物所标本馆工作的徐延功介绍说:“郑老从30年代起就深入到大自然中去观察鸟类、采集标本,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从帕米尔高原到东海之滨,祖国的大地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他创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鸟类标本馆,为我国的鸟类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几十年来潜心为中国的鸟类写谱立传,1987年撰写出他的代表作《中国鸟类区系纲要》(英文版),这部专著是中国鸟类学的经典作,是当今我国最完整的鸟类学巨著,它首次对我国整个鸟纲动物进行了全面完整而有效的综合总结,为世界鸟类学提供了有关中国鸟类的完整资料。这一研究成果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动物保护法’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从50年代开始撰写的《中国动物志———鸟纲》是郑教授一辈子研究的结晶。徐延功说:“在整个14卷的鸟类志中他就主编了7卷,在他病危住院期间还抱病主持第12卷的编写工作。”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鸟类资源的调查与研究,并不断取得新成就。

郑作新还是我国鸟类分类学说的创新者。郑教授的学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脊椎动物研究室副主任雷富民博士介绍说:“郑老在长期的考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亚种分化和‘排挤学说’的新观点,他认为动物亚种会由于地理环境的隔离而造成分化,并会形成新的种群;另外,根据生物进化论‘适者生存’的法则,他还认为进化的物种应分布在原始种群的地方,而原始的物种因受到进化物种的排挤分布在原始种群的周围。这些观点是对生物进化论的理论验证,并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普遍赞誉。”

郑作新是我国动物地理学的开拓者。在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和对中国特殊自然地理位置及地质古地理历史研究的基础上,他与其他专家一起提出了“中国动物地理区划”,改变了传统的以南岭为界的提法,而提出以秦岭为中国古北界与东洋界的分界线的观点。这种区划在动物地理上是有世界意义的,并得到了国内外的公认。

针对我国生物保护的现状,郑作新最早提出“我国应当从雉类、鹤类、猛禽三大方面的自然保护和研究起步”。他与有关专家提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鸟类)的一、二级名录,并提出自然保护要走出“保护、保育、保全”的道路。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商秀清说:“郑教授可是个‘爱鸟迷’,1980年12月在北京玉渊潭公园发生了枪杀天鹅的事件,郑老听了之后非常激愤和痛心,他不止一次在我面前提过这件事。他呼吁人们将爱鸟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将爱鸟看成是一种社会美德;同时,他还说:‘爱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能否与鸟类和平共处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郑教授在许多报纸、杂志上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有关爱鸟、护鸟的文章,凡是有关鸟类保护的会议和活动,只要有时间他一定参加,甚至有关鸟类的一些科普活动,他也是逢请必到,这一点在我们这里是出了名的。”由于郑教授对我国鸟类保护所作出的杰出贡献,1993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他“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终生荣誉奖”。

半个多世纪以来,郑教授培养了成百上千名进修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的学生及弟子遍及国内外。他们有的已经成为鸟类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和教授;有的已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我国动物学界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郑教授在育人方面倾注了毕生的心血。雷富民说:“在今年病危期间,郑老还抱病审阅了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稿,而且经常熬夜,为了不影响他休息,陈师母不得不对他的工作量进行限制。为了我国鸟类学研究事业的发展,郑老用他所得的部分奖金设立了‘郑作新鸟类科学青年奖’,授予在鸟类学研究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青年工作者。今年11月18日是郑老的生日,也是第三届‘郑作新鸟类科学青年奖’的颁发日期,但是郑老再也无法亲手颁奖了。”

伴随郑教授半个多世纪的陈嘉坚女士在谈起郑教授时满眼的依恋和怀念,她感谢大家对她的关心和帮助,并表示要沿着郑教授的路走下去。郑教授夫妇对鹤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经常以仙鹤自比,来象征他们间终生不渝的爱情。在采访行将结束时,陈嘉坚女士拿出由美国野生动物联合会授予郑教授的一头雕塑的仙鹤轻轻地抚摸,眼中噙满了泪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